扎根一線的“設備守護神”——記竹山金龍成品車間機修班長代萬平清晨的陽光剛漫過廠房檐角,成品車間里已響起清脆的金屬敲擊聲。一個身影半蹲在轟鳴的設備旁,沾滿油污的雙手緊握扳手,目光緊鎖零件接縫處;灰撲撲的工裝袖口磨出毛邊,額角的汗珠順著滿是灰塵的臉頰滑落,在下巴尖凝成水珠。他,就是代萬平——成品車間機修班長,同事眼中“隨叫隨到的設備醫(yī)生”,更是扎根一線、以實干詮釋初心的“守護先鋒”。 一身油污映匠心:把車間當“戰(zhàn)場”,把設備當“伙伴” “設備就像并肩干活的兄弟,得摸清它的‘脾氣’,一點小毛病都不能糊弄。”這是代萬平常掛在嘴邊的話。入職十余載,車間的每臺設備、每條管線,他都摸得比自家物件還熟:盛夏40℃的車間里,他頂著熱浪搶修軸承,工裝被汗水浸透又曬干,留下一圈圈鹽漬;寒冬凌晨的檢修現(xiàn)場,設備金屬外殼結(jié)著白霜,他徒手拆卸零件,凍得通紅的手上,舊凍瘡裂開新口子也渾然不覺。滿手的老繭、袖口的油痕,是他最亮眼的“勛章”;車間里每一次設備的平穩(wěn)運轉(zhuǎn),都是他匠心的見證。 “有代師傅在,我們心里就有底?!毖矙z工們總這樣說。一次日常巡檢,他發(fā)現(xiàn)水泥磨減速機油溫比往常高了0.5℃——旁人覺得“這點溫差不算事”,他卻堅持拆開檢查。果不其然,潤滑油路里藏著細小雜質(zhì),若再拖延,極可能引發(fā)設備過熱停機?!霸O備停一分鐘,生產(chǎn)就少一分鐘,這損失咱擔不起?!彼吳謇黼s質(zhì)邊說。多年來,經(jīng)他手檢修的設備,故障排除率始終保持100%,為企業(yè)守住了生產(chǎn)安全的“生命線”。 隨叫隨到顯擔當:“設備的‘呼救聲’,就是我的沖鋒號” 在代萬平的字典里,從沒有“下班時間”“節(jié)假日”的界限。只要設備需要,他永遠是第一個趕到現(xiàn)場的人。 2023年7月的一個周日清晨,手機鈴聲突然劃破寧靜:“代師傅,破碎機中板軌道大架斷了,生產(chǎn)全停了!”車間高主任的聲音里滿是焦急。代萬平顧不上咬一口剛熱好的饅頭,抓起工具包就往車間沖?,F(xiàn)場一片棘手:軌道大架與底座完全脫焊,鋼架扭曲變形,連備用配件都沒有?!氨仨毥裉煨藓茫^不能耽誤明天開工!”他當場立下“軍令狀”。沒有圖紙,他憑記憶手繪尺寸;沒有現(xiàn)成材料,他在廢料堆里挑揀、切割、焊接;為搶時間,他連午飯都省了,蹲在設備旁一干就是九個小時。傍晚六點,當夕陽把修好的軌道鍍上金邊,他才發(fā)現(xiàn)胳膊早已酸得抬不起來,肚子餓得咕咕直叫——這一天,他用“連軸轉(zhuǎn)”的堅守,為企業(yè)搶回了關鍵生產(chǎn)時間。 同年12月的寒夜,凌晨一點的鈴聲格外刺耳:“代師傅,水泥磨提升機鏈條掉了,卡死了!”巡檢工帶著哭腔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。代萬平猛地從床上坐起,零下幾度的天里,他顧不上穿厚外套,抓起工具就沖進夜色。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,他卻跑得飛快。到了現(xiàn)場,他打著手電趴在冰冷的地面上,一點點排查卡頓點——鏈條卡得極緊,必須拆解后重新組裝。三個小時后,當提升機重新發(fā)出平穩(wěn)的轉(zhuǎn)動聲,天邊已泛起魚肚白?!靶藓昧?,放心吧?!彼牧伺难矙z工的肩膀,聲音沙啞卻帶著笑意。這樣的“深夜急診”,對他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。 肩扛責任暖人心:“企業(yè)是家,同事是親人” “代師傅身上總有股‘鉆’勁,臟活累活永遠搶在最前面。”這是車間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。在他看來,“擔當”從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:下班后,別人急著回家,他總要在車間多轉(zhuǎn)一圈,確認設備運行無異常才放心;休息日接到車間電話,他從不說“沒空”,一句“沒事,我馬上到”,成了同事們最安心的承諾。
他對設備“上心”,對同事更“熱心”。去年夏天,同事謝艷因家里改水管的事愁得睡不著——找了幾個師傅,要么報價太高,要么沒時間上門。代萬平聽說后,主動找上門:“謝艷,周末我?guī)湍闩?,保準又快又好?!蹦莻€周末,38℃的高溫下,他在謝艷家的院子里忙了一整天:測量水管走向、調(diào)試接口密封、檢查水壓穩(wěn)定性,每一個細節(jié)都做得一絲不茍?!按鷰煾?,你這手藝比專業(yè)師傅還地道!”謝艷感動得眼眶發(fā)紅,他卻擺擺手:“都是一家人,客氣啥?!?/span> 從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,從酷暑盛夏到寒冬臘月,代萬平用沾滿油污的雙手守護著設備安全,用隨叫隨到的擔當,詮釋著“一線工匠”的初心。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卻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堅守;沒有豪言壯語的誓言,卻用日復一日的行動證明:深入一線不是標簽,勇于擔當不是口號,而是融入血脈的責任與熱愛。 如今,在竹山金龍的車間里,代萬平依然每天忙碌著。他常說:“只要設備還轉(zhuǎn)著,我就停不下來。”這句樸素的話語里,藏著一位一線機修工最動人的堅守——他像一束光,照亮生產(chǎn)一線的每個角落;又像一顆釘,牢牢鉚在企業(yè)需要的地方,用實干與熱愛,為竹山金龍的發(fā)展注入著源源不斷不斷的力量。(竹山金龍:胡金) |